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水务事业关系国计民生,在国家发展全局中具有基础性、战略性、先导性作用,中国式现代化需要现代化的水利水务提供强有力的支撑。我们要全面学习、把握、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聚焦主责主业,把高质量发展的要求贯彻到公司改革发展的全过程,做好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谋划、整体性推进,以全新的精神状态和奋斗姿态,踔厉奋发、勇毅前行,奋力开创新时代公司水务环保事业高质量发展新局面,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贡献水务力量、水务智慧。
一、坚持战略引领,把准企业高质量发展方向
2022年,公司迈入“二次创业”新征程,从战略高度深入研究“十四五”期间的发展模式、发展路径,谋划好各项重大举措,对科学引领公司高质量发展具有重大意义。经过多轮深入研讨,目前公司“十四五”发展规划已基本完善,树立了打造“品牌卓越、行业领先的国家水务旗舰企业”的愿景目标;明晰了打造“百姓满意、政府信赖的水务行业引领者”的战略定位;统筹构建了“12458”总体发展战略,即:锚定“倍增”这个核心目标,聚焦水务主业,培育环保新兴业务,强化资源整合、创新引领、深耕城市、资本运作“四驱联动”,夯实关键资源、体制机制、组织机构、制度体系、企业文化“五大支撑”,提升资源整合、市场营销、投资管理、资本运作、建设管理、资产运营、科技创新和风险防控“八大关键能力”,也提出了具体的业务目标和管理目标。
更高定位,意味着更强担当。这要求我们必须始终心怀“国之大者”,始终站位国家改革发展大局找准战略定位,把公司发展融入国家战略和新发展格局中去谋篇布局,聚焦水安全与保障、水资源开发与利用、水生态修复与改善、水环境治理与保护,发挥专业优势、特色优势和资源优势,在践行和满足国家战略需求中强化“链长”能力建设,发掘和调动产业资本、规划设计、施工建造、装备制造等资源延链补链强链,既为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努力作出新的更大贡献,又在融入和服务大局中寻求自身新的更大发展机遇和空间,实现更大发展,坚持从全局谋划一域、以一域服务全局。
更高定位,意味着更高要求。这要求我们要进一步审视在经济社会发展格局中的角色和功能定位,聚焦水务主业,立足投资运营平台与资本运作平台定位,锚定一流企业标准,优化市场布局,围绕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大水务”深化业务发展,推动产业延伸,培育环保新兴业务,科学构建业务组合,打造产业发展新格局,稳步实现做强做优做大。
更高定位,也意味着更大责任。这要求我们必须在新发展格局中定义时代担当、把握时代机遇,紧跟国家水网建设、城镇化建设、水务环保基础设施建设等政策新动向,切实把为民情怀转化为做好水务环保工作的内生动力,为公众提供专业化、多元化优质产品与服务,为政府和企业提供具有中国水务特色的一体化、一站式综合解决方案,不断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水安全、水资源、水生态、水环境、水文化需要。
二、持续深化改革,夯实企业高质量发展基础
“物不因不生,不革不成”。高质量发展的实质是对企业发展逻辑和发展方式的变革,也是对经营管理理念和工作方法的变革,必须从战略高度认识新时代深化改革创新的中心地位。
要加强改革的总体设计,统筹做好深化改革工作。公司制定了《中国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深化改革工作实施方案》,明确了6大类25项重点任务、107项主要举措,形成了目标具体、时间明确、路线清晰的改革手册。要抓好深改任务的工作落实,全面对标国内头部水务环保企业,既要锻长板,又要补短板,全面提升公司抓稳健经营能力、抓战略引领能力、抓改革创新能力、抓精益管理能力、抓合规风控能力、抓队伍建设能力,为打造国家水务旗舰企业筑牢基础。
要遵循改革的重大原则,加快完善公司现代企业制度。落实“两个一以贯之”,坚持在完善公司治理中加强党的领导,把握好党委功能定位和具体权责,全面提升董事会建设质量、落实董事会职权,确保各治理主体有效履职,不断提升公司治理的规范性和有效性,把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治理效能。
要筑牢改革的基石,统筹优化组织管控体系。一方面要优化顶层设计,深化组织建设,围绕总部“战略决策中心、资源配置中心、风险管控中心、价值创造中心和品牌管理中心”五大功能定位,加快“赋能型、专业型、创新型”三型总部建设;明晰各投资平台公司、项目运营公司、专业平台公司等不层组织功能定位。另一方面要完善管控体系,科学构建总部与二三级公司权责体系,构建与市场化相适应的组织管控体系,全面推进标准化体系建设,持续释放组织活力,提高组织效率和执行力。
要把握改革的重点内容,健全市场化经营机制。增强企业的内生活力,关键是建立灵活高效的市场化经营机制。“十四五”期间,公司将全面深化三项制度改革,积极探索建立与市场经济和现代企业制度相适应、与公司“十四五发展战略”和“二次创业”新征程相匹配、聚焦能上能下、能进能出、收入能增能减,能够充分调动员工积极性的用人和分配制度,促进能者上、优者奖、庸者下、劣者汰制度化常态化,不断激发发展活力和内生动力。一是推进经理层成员任期制和契约化管理;二是在具备条件的二三级企业层面,探索实施职业经理人制度,畅通现有经理层成员与职业经理人身份转换通道,充分发挥企业家作用;三是以激励政策改革为切入点,探索并稳步构建高管员工持股、岗位分红、超额利润分享、骨干员工跟投等中长期激励约束机制;四是支持符合条件的上市公司、科技型子企业探索运用股权、期权等,充分激发员工干事创业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
三、全面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强化企业高质量发展的支撑
党的二十大报告指出,教育、科技、人才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基础性、战略性支撑。这一重要论述更加突出了科技第一生产力、人才第一资源、创新第一动力的重要地位。
推动高质量发展,科技是关键。要加快完善科技创新体系和科技创新管理机制,以打造“原创技术策源地”为目标,强化产学研合作和技术资源整合,搭建技术生态圈,围绕供水安全、污水处理、固废处理、水环境治理等业务发展核心技术组织重点攻关,加强高价值专利的培育与布局,积极参编、主编水务环境行业有关技术标准,形成科研、标准、产业协同发展的良好格局。逐步形成覆盖重点业务、具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成套技术体系,以高价值专利资源支撑规模化应用,大力推进智慧水务建设,大力提升治水管水的数字化、网络化、智能化水平,不断提升公司绿色低碳技术竞争力和行业技术影响力,以科技创新工作实效推动业务发展、提升运营效益。
推动高质量发展,人才是基础。要充分认识到没有人才优势就没有创新优势、发展优势。深化人才发展工作的统筹管理,以战略为导向建立人才发展体系,一是完善人才培养机制,加快实施人才强企工程,建立健全人才发展通道和体系。统筹管理总部及下属单位培养体系。一体推化推进经营管理人才、高层次技术人才、高技能人才“三支队伍”建设,打造管理人才“头雁”“鸿雁”“雏雁”培养计划,专业人才“领航”“远航”“启航”培养计划,技能人才“春雷”“春雨”“春风”培养计划,持续夯实公司高质量发展的人才资源根基。二是强化人才选用机制。加大内部竞争上岗选人力度。三是推动干部交流常态化机制。着力补足总部干部基层经验短板,帮助基层干部转换管理视角,突出在急难险重任务中锤炼干部过硬本领,为内部困难企业提供人才支持,激发干部队伍活力,改善干部队伍结构。
推动高质量发展,创新是引擎。我们要深刻认识实现高质量发展必须从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要深入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开阔创新思维,以创业精神推进资本运作方式创新、商业模式创新、科技创新、管理创新,全面提高企业综合服务与价值创造水平,构建差异化竞争优势,努力赢得创新发展的新优势,以创新驱动的内涵型增长为高质量发展赋能提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