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二十大精神,更好展现中央企业在推进中国式现代化新征程上的担当作为,由国资委宣传局、人民网联合主办的“书写中国式现代化央企答卷”第六届中央企业优秀故事创作展示活动,中国水务4件优秀作品成功入选,并进入最终评审阶段。
通过小切口、大视角的故事生动展示了中国水务作为中央企业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科技创新、乡村振兴等方面作出的新贡献和取得的新成就,彰显国资央企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开好局起好步作出更大贡献的政治责任感和历史使命感。
“淮水铁汉”精神薪火相传
该片根据淮安水司“刘军维护队”真实事迹,讲述一代水务工作者忠诚担当的故事、敬业奉献的故事、不辜负使命的故事,让“淮水铁汉”精神薪火相传。
"刘军维护队"队长刘军,自1996年投身供水服务事业,20多年如一日,始终不忘爱岗敬业之初心,牢记服务社会之使命,刻苦钻研业务,以娴熟技术、热忱服务,赢得百姓赞誉,获得江苏省“五一”劳动奖章、中国水务“业务标兵”、淮安市“五一”劳动奖章、“淮安市劳动模范”、“淮安市优秀志愿者”等光荣称号。
剧情简介:
时代尖兵:一支有着光荣传统的“维修队”
陈淮生是“淮水维修队”的队长,他的师傅方国强即将退休,他的徒弟窦小壮,三代中国水务人薪火相传、传承“铁汉”精神。
攻坚克难:抢修水管爆泄遭遇难题
在抢修工作中,方国强意外负伤被送进医院。陈淮生在医院又接到新的任务——城市一条主干道供水管出现爆泄,这条供水管紧连着南北两个城区,涉及到工业区、医院、居民区,是城市供水的主动脉。正逢高温时节,城市一刻也不能断水,他妻子也要去医院血透,无法陪同。陈淮生依然坚守岗位,勇赴现场亲自跳下水塘,堵漏关阀门,完成一线抢修作业。
奋不顾身:不顾性命的生死拼搏
一次抢修后,情况稍有好转,不料供水管第二次爆泄,遇到难题更大。陈淮生不顾个人安危,潜入深水中,拼死堵漏。经过奋力拼搏,爆泄水管终于得到处置。
方国强退休之日,将一把使用多年的扳手交给陈淮生和他的徒弟,将这份精神和责任永远的传承下去。人民需要淮水维修队,时代需要传承“淮水铁汉”精神,中国水务人是百姓的贴心人,是城市的忠诚卫士。
办实事,润民心
舟山岛屿星罗棋布,有些住人小岛地处偏远、交通不便,或多或少存在供水设施落后、出厂水水质不理想等问题。民生无小事,枝叶总关情。2021年7月初,在水利部党组、中国水务、钱江水利的关心支持下,舟山市自来水有限公司启动了“我为群众办实事”实践活动,加快推进普陀区桃花、白沙岛老旧供水管网改造工程。
“作为一名海岛基层供水工作者,我一路见证了民生实事工程如何使2万海岛居民实现从有水喝到喝好水的历史性飞跃过程。”
特殊的海岛地理位置,让这项民生实事工程成为挑战高、难度大的任务。为保品质、铸一流,公司层面高度重视,成了专项工作领导小组,从动员部署,到施工建设,领导赴现场、抓落实、严把关,建立动态监控和月调度机制,将质量精细化管理覆盖到项目建设的全过程。项目的顺利推进还凝聚着海岛供水人奋勇争先的攻坚精神。烈日炎炎下,寒风凛冽里,从管网冲洗排放,到入户调查回访;从施工方案的反复优化,到工程细节的精益求精。舟水人一次次下海岛,大家齐心协力抓质量、保安全、促进度,最终圆满完成各项建设任务。
民生实事工程实施过程中,公司始终把民众的获得感和幸福感放在首位。一方面,公司急海岛民众所需,围绕用水水压、水质情况和供水服务满意度等方面,一线工作人员通过入户调查走访、设摊宣传等方式,及时了解民众诉求和项目实施成效,找寻可能存在的问题。将民众所需、民众所急融入供水设备改造提升环节,以此来提升民众的获得感。另外一方面,公司运用数字化手段提升海岛渔村供水系统的工作效率和安全稳定性。利用自控模块和云数据监控实现消毒设备运行参数的智能化管理;通过安装、布控在线仪表和厂区视频摄像头,实现出厂水水质关键指标的实时检测和厂区设备、安防的联动监管;通过推进小岛水质联网监测延伸工作,将岛上的水源水、管网水、出厂水纳入公司水质监测管理体系,监测频次和检测项目做到“监测同步、水质同标”。
桃花岛、白沙岛“我为群众办实事”项目的顺利实施,结束了小岛居民因自来水水质问题只能依靠水井汲取地下水饮用的历史。甘甜清澈的安全水、优质水流进了家家户户,更流进了百姓心里,民众的满意度、幸福感和安全感得以大大提升。同时也大大加快了舟山供水城乡一体化得进程。
钱江水利让天更蓝、水更清,致力于让百姓喝上幸福水、健康水。先后接管舟山朱家尖、白沙岛、桃花岛、东极岛,丽水莲都区、青田县、松阳县等城乡供水一体化供水项目,下辖日处理规模1万吨以下的乡镇水厂11座、委托运营供水点1809个,累计解决45万农村人口饮水安全问题;有8座水厂入选农村供水规范化水厂,在全省农村供水专业化领域领跑前列。
构建城乡一体化治污体系
中国水务投资集团有限公司于2006年在荣成市(省辖县级市,由威海市代管)投资设立了荣成市水务集团有限公司,从事荣成供排水一体化业务,现已成为集城乡供水、城市污水、农村区域治污、污水资源化及再生水利用等全产业链一体化公司。荣成水务创新建立城乡治污一体化全产业链,为打通农村污水处理“最后一公里”发挥了关键作用。“山东省荣成市统筹农村改厕和污水治理,构建城乡一体化污水收集处理体系”这一案例入选生态环境部《农村生活污水和黑臭水体治理示范案例》。
一、主要做法
(一)工作做法
一是政府统筹规划确定最佳模式。中国水务和荣成市地方政府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的原则,做到了“分村定位、一村一案”。对市政污水管网覆盖的36个村居,污水直接引入市政污水处理厂进行处理;对水源地保护区周边、连片整治村、旅游景点等的236个村居,建设集中式污水处理设施,由荣成水务负责运营管理;对排水较为分散、集中收集困难的510个村居,建设三格化粪池,由荣成水务负责抽厕,并就近转运至污水处理厂进行无害化处理。
二是构建市镇村户四级结合的城乡治污体系。荣成水务所辖市第一、第二及3个园区污水处理厂始终保持稳定运行,出水水质达标,得到了政府高度认可。自2016年开始,政府委托荣成水务陆续接收全市38台镇街一体化污水处理设施、615台农村户型污水处理器和15.8万户农厕的管护运营,完整建立了市、镇、村、户四级结合的城乡治污体系。
三是提升农村治污和改厕管护专业化水平。中国水务在荣成水务设立了乡镇污水处理分公司,投资搭建了网格化智能厕所管理系统,为每个农厕逐一设置信息识别二维码;对需要保修的,由管理员或农户通过APP软件,实行线上上报、线下维修,做到“24小时内维修、48小时内抽取”。2021年,荣成水务实行网格化管理,划分7个片区运营维护,实现了全天候无死角管护。目前,农村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良好,出水均达到规定标准,广泛被群众回收,用于冲洗、灌溉等。
四是补齐荣成沿海区域治污短板。2018年以来,中国水务积极响应政府要求,新建人和、龙须、寻山3个污水处理站,新增农村污水日处理污水能力2万吨,补齐了沿海镇区治污短板。
(二)工作经验
第一,顶层设计是农村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的根本保障。自开展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以来,荣成市将其列入重要议事议程,成立了工作领导小组,统一规划、统一实施、统一运维。坚持“三优先”原则,敏感区域内的优先,基础条件好的优先,两山转化有优势的优先,先期试点,典型示范,分类实施,有序梯次推进。荣成水务作为成员单位,在治理模式规划、治污参数设定、考核细则制定、运维费用测算等方面积极建言献策,提供可靠参考依据。
第二,政策支持是推动工作顺利实施的重要支撑。中国水务积极参与并协助荣成市政府制定农村治污管护意见,强化政策资金保障,建立运维长效机制。市政府结合各区镇街沿海内陆、地质条件、地方财力等,落实差异化保障机制,为公司治污和改厕管护工作平稳运行强化保障。
第三,监督考核是确保运维质量的关键抓手。荣成市每月对镇街污水处理设施运行情况、出水水质等进行考核,作为经费拨付的重要依据,极大调动了镇街和第三方工作积极性,真正把好事做好,实事抓实,做到“政府放心、群众满意”,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
第四,多元管理是建立长效机制的必要补充。市政府采取农村信用、网格化等多元化管理措施,建立“信用+农村”乡村治理机制,有效调动群众参与自治的责任感;实施网格化环境监管,将网格化巡查的“点”与专业化运维的“面”有机结合,构建了以水务企业专业运营为主,信用体系、网格管理等为辅助的多元化格局,形成了污水治理社会共同体,有效化解矛盾和不稳定因素。
二、案例效果
荣成市农村生活污水治理和“厕所革命”成效显著,取得了良好的生态效益、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
一是改善了农村生态生活环境。累计投资7亿元完成 536 个行政村生活污水治理,生活污水得到有效收集处理,有效地改善了村内污水漫流的现象,避免了对土壤、地表水和地下水的二次污染,农村卫生环境大为改善;年处理生活污水约 525 万吨,COD 排放量削减约 2300 吨,氨氮环境排放量削减约 155 吨;极大改善了农村生态环境。
二是荣成市没有外来水源,属于缺水城市,工程实施后的排放水质,符合相关的水质标准,可以作为农田灌溉用水,景观补充用水等,从而节约了淡水资源,也从根本上改变村庄周围水系和近海水环境质量状况,逐步形成以水养水的良性循环,提高水资源利用的合理性,为城市经济的发展开拓了更为广泛的资源。
三是完成 782 个村、15.8 万户改厕任务,消灭了农村旱厕,蚊蝇孳生量大大减少,减少了疾病传播,有利于保护人民的身体健康,提升了村民生产生活环境,提高人民的生活质量,塑造了“深蓝、零碳、精致、幸福”荣成新形象,擦亮了中国水务“百姓满意、政府信赖”良好品牌形象。
“坚守初心,践行使命
她不走外加大量药剂的老路,而是坚持身先士卒,带领科研团队深入分析工艺流程的各个环节和参数控制,制定了一系列的工艺优化和参数控制方案,最大程度提高生物处理效能,既确保了水质平稳达标,又实现了企业提质增效,更大大降低了化学药剂投入水体可能造成二次污染的潜在风险。在面对奉贤东部污水厂排放标准全面提升至一级A,但试运行期间总氮指标始终略超排放限值的紧急情况下,袁飞带领团队将理论知识与污水处理厂实际生产情况相结合,破解了出水水质不达标的局面。
袁飞,上海环保(集团)有限公司技术副总经理,上海奉锦环境建设管理有限公司(奉贤东部污水处理厂)党支部书记、总经理。作为环境工程专业的硕士和高级工程师,同时也是中国环保品牌集群、中国水务技术委员会的委员专家,多年来不畏艰苦、扎根一线,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以精益求精、探索创新的工匠精神,践行一个党龄27年基层党员的使命与担当。
2018年1月1日起,奉贤东部污水厂排放标准全面提升至一级A,但试运行期间总氮指标始终略超排放限值,为了保证出水的稳定达标,每日近3万元的乙酸钠投加以保证出水总氮低于15mg/L,高额的药剂成本导致污水厂入不敷出。2018年5月,袁飞领头成立技术攻关小组,经过无数次数据分析、方案修改、现场试验,在实践中不断探索和总结,完成工艺优化技改措施十多项,实现生物段总氮去除率从原40%~60%(加碳源)提高至70%~80%(不加碳源),且出水水质更优更稳定。
作为技术负责人,袁飞勇挑重担带领团队大胆进行技术改造,有针对性地建立预警系统;编制系统的分类、分级应急预案;设置应急事故池;加强应急培训与演练。通过这些措施,成功应对了多次较严重的水质波动,大大减小了异常进水对生化系统的冲击,从而确保了污水处理系统的高效平稳运行,有效避免了恶性环境污染事故。